電話/Tel: 021-64665853
 Email: Gaoaninfo@gmail.com
 
 
 
 
     
   教育項目  〉 學校援建 |   獎助學金 |   調查報告  
   Education 〉 Schools | Scholarships | Survey  
     
  调查报告 Survey  
     
  貴州、四川兩省学校走访调查报告17/11/08—08/12/08  
     
  四、水東鄉保落村紅江小學
學校概況:
鄉距縣城40公里,車行2小時。全鄉有28600人,鄉經濟以農業為主,但是沒有經濟作物,只有以玉米、洋芋為主的農作物。人均耕地1畝左右,是沙性土質,不肥沃。
全鄉下轄17個村,村小到鄉20公里,步行3小時。
學校建於1996年1月,由政府撥款建,占地面積350平米,建築面積180平米,教室6間,屬於三級危房,漏水、爛泥操場、廁所破舊。生源來自本村、麻園村、金子村、貓寨村,輻射半徑8平方公里,現有學生306人,其中女生142人,設置一至六年級,共有6個班。有教師9名,公辦教師7名,代課教師2名。學校無照明設備,由溝裏挑水,學習用品和圖書都非常缺少。
 
 
 
     
 
 
     
 
 
     
  學校目前存在的問題(採訪對象:青年教師陳松等人)
1、教室破舊擁擠,一年級三個人一張桌,有些孩子還沒有板凳,站著上課也有。一樓光線暗淡,下雨天漏水嚴重。新來老師借助在村委會辦公室。
2、 教學條件太差,象自然課有些要求做實驗,但學生什麼實驗都沒見過,學校除了幾隻燒杯,什麼器材都沒有。教室裏的黑板都已花的,寫字看不清楚。
3、 課桌椅實在是太差了,好幾個人一張課桌椅,寫字也不能寫,破損的也特別厲害,三隻腳的桌凳都有。
4、 操場沒有硬化,一下雨全都是泥,非常的髒。體育器材更沒有,乒乓球台都是自己搭的。
5、 目前吃水還沒解決,是挑水吃,到一公里外的地方去挑水,住宿的地方也沒自來水,但是村裏有人家通過搭建水管解決。
 
     
  五、樂治鎮家車村、化啟村小學  
  學校概況:
樂治鎮距鄉30公里,全鄉下轄18個村,有村小7所。
家車村、化啟村兩村相鄰,距鄉15公里,步行3小時。兩村共有村民3650人,學齡兒童450人,除農作物之外,有部分家庭養殖。
兩村一直沒有公辦學校,孩子是到距離兩村10公里的三新小學、5公里的碓叉小學,14公里的樂治二小和大方縣的牛場小學就讀。目前在兩村交匯地“武家壩”修建學校的有利條件,一是位置比較居中,處於兩村的交界處,生源好。二是這是兩村通村公路的“十字路口”,學生上學就可以走公里,基本沒有小路。三是地勢開闊,建築材料運輸比較方便。
 
 
 
     
 
 
     
  學校目前存在的問題(採訪對象楊明學等村民)
1、該兩村一直沒有正規學校,學生上學非常辛苦
我們村從來都沒有正規的學校,只有私人辦的學堂。到現在這裏還是有私學,一、二年級在村裏的私辦學校念,因為孩子實在太小,到三年級才去別的村小或鄉中心念。但是這裏的私辦學校管理很鬆散,有時上午要到10點鐘才上課。
在七、八十年代時,原來的碓叉鄉辦了一個完小(現已改制為村),收四個村的學生,我們村去碓叉念書走路很遠,要一個多小時。學生早上五點就要起床,七點過後就上學了,下午要到7點才能回到家。現在這裏的孩子一般比鄉鎮晚入學一、二年,就是因為路太遠,家裏不放心。
以前有些學生家裏條件不好,沒有鐘錶,早上三、四點鐘醒來看見月亮照得挺亮的,以為天亮了就出門走了,可是一直走走走,天還沒有亮,於是他走累了就在路上又睡著了。
這裏的學生多關節炎,主要是走山路,不管冬暖夏涼,還是下雨。尤其是下起雨來,從鞋子到褲腿就都一直是濕的,我們這裏雨水又多,每年八、九月份就進入雨季,每天都是濕濕的,這樣時間長了關節炎就來了。

2、新建學校太小,不能滿足所有學生需要
學生這樣讀書實在是太困難了,於是家長和村幹一直都向上級領導反映,直到今年3、4月份,縣教育局領導下來實地考察,才定下來辦這個學校。
可是,剛來的時候決定是辦一個完小,但後來不知何原因說錢不夠了,只能建成現在四個教室,辦四個年級。村民都認為不夠用,只能解決一部分,盼望能建成一所完小。所以村幹又到縣裏去反映,但是都沒有得到答復。
老百姓只要一個年級能有一間教室就很高興了,如果還有個學前班教室更好,如現在圖書室、實驗室都沒有。我們這裏只要是用來修學校,老百姓就願意拿土地出來調劑。由於村裏地不多,建村委會老百姓都不願意出地。但修學校就都非常積極。象現在正在修的這塊土地算是好的上層土地了。 所以,非常希望能再蓋排教學樓,有四至六間,這樣每個年紀有一間教室,另外還可以有圖書室、寢室和辦公室。學校建成後希望能有自來水,用水泵把水提大點,然後最好有教學儀器、電腦方面的配備。
 
     
  六、板橋鄉魁書小學  
  學校概況:
本村相距鄉中心6公里,有村民1564人,383戶,人均有地4分。村以農業作物玉米、水稻為主,經濟作物很少,如花生、油菜都很少。
學校從1976年開始興建起,直到96年最後一次加建,占地面積1300多平米,建築面積264平米,教室6間(40平米/間),一間圖書室/儀器室,辦公室一間。還有學生267人,其中有90%幾少數民族,生源範圍覆蓋本村、龍井村、幸福村、八步村、和平村等,服務直徑在3公里左右。,設置一至六年級,共有6個班。有8位教師,50歲以上有6名,42歲1位,30歲以下1位。其中5位高級教師,2位一級教師。

 
 
 
     
 
 
     
   
     
  學校目前存在的問題(採訪對象:校長)  
  1、校舍使用年限長,已屬有安全隱患的危房
1952年成立的公辦小學,當時只有一位請來的私塾教師,已去世20年。學校原來是收過來的地主家的房子,屋頂蓋的還是茅草,1966年蓋了間土瓦,1976年時政府給了2000元修了一間磚瓦的小教室,1982年又再補修了一間教室,到1986到教育局申請到1萬元,再擴建;1996年普六檢查,又撥款4萬加建;
94年時還是一層樓,之後才加蓋兩層樓。當時由於資金緊張,教室的牆壁、屋頂都沒有粉糊,連窗芯也沒有,是這幾年老師從辦公經費裏面拿出一部分自己安裝了。粉過的教室光線會好點,否則就更黑。也只有辦公室才有燈。一樓邊上的教室被前面的民宅檔住光線,非常暗,學生在裏面上課非常吃力,容易近視。
我們這裏是屬於地質滑坡帶,基礎都下沉了,所以牆體都開裂,造成漏水。是自然形成的滑坡,也不是由於煤礦影響,操場一個晚上就裂開20多米長的口子,0。5公分寬。
教學樓已經成為危房,安全隱患問題我們每月都要上報一次,因為萬一出了事故就不能算作是我們的責任,因為我們每月都上報了,不解決就是上面的問題

2、學校與民用住宅混雜,環境差、難管理
學校左右邊的房子原來都是地主家的,現在改為貧下中農住,平時就住裏面。所以操場活動區域比較窄,上下左右都是農戶,雞鴨鵝亂跑,操場就成了養殖場。操場圍牆一是沒錢休,二是住在兩邊房裏的農戶也不准修,因為修了圍牆就把他們的門窗檔住了。
學校有遠教設備,但沒有圍牆,為防止被盜,教師不得不輪流值班。學校沒有體育器材,因為操場沒有條件,打球把農戶的門窗打壞了就非常麻煩,他們會阻止學生的活動,所以學校和住戶的關係也挺僵的。

3、每月上報情況,短期內或改善的可能性不大
前年時候,教育局說沒有資金,只是給我們修繕了操場和廁所。去年,學校後面的牆體脫落,彙報之後領導過來看了,說象我們學校的情況至少要到2010年之後,但是今年這位教育局領導又調動了。
今年4月份大暴雨又把後面牆體大面積沖壞,教育局基建部門來看後就說“你們自己處理”,沒有辦法,只能自己從教育經費裏拿出部分錢,讓學生和我們一起搬弄,但弄好又會垮。當時下了大雨,一樓教室都進了水,根本就沒法上課。
板橋鄉其他學校校舍目前都還可以,魁書小學是板橋鄉老牌的公辦學校,但就是唯一我們沒有能得到改善。原因是我們的教學樓在以前是屬於比較好的,外表看起來還可以。但是從現在來看,其他村小都得到了新建,操場硬化,圍牆、廁所等配套設施都有了。可就是魁書沒有改變,教學樓已成危房,環境也亂。領導來看了就說,這裏是特殊情況,髒亂差沒法改變。
我們學校處於死角上,原來公路也不通,現在因為有了煤礦,通了公路,才方便了點。
 
     
     
     
 
  下一页Next 上一页Prev
 
     

關於我們   |   教育項目   |   佛法項目   |   文化項目   |   返回首頁
About us   |   Education   |   Buddhism   |   Culture   |   Home
沪ICP备45078350   Gaoaninfo@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