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教育項目 〉 學校援建 | 獎助學金 | 調查報告 |
|
|
Education 〉 Schools | Scholarships | Survey |
|
|
|
|
|
调查报告 Survey |
|
|
|
|
|
贵州省学校走访调查报告 |
|
|
|
|
|
五、村小學生的學習生活情況
1、學生每日上學徒步山路不易,少則半個多小時,多則翻個埡口,近乎一個半小時;貴州山區雨水多,遇雨山道泥濘更難行走。所以往往雨天,路途遙遠的學生就會停課在家。
|
|
|
|
|
|
|
|
|
2、路途偏遠,中午不回家吃飯;家庭條件困難,不備午餐,逐漸養成一日兩餐的生活習慣; |
|
|
|
|
|
3、山區學生多,校舍有限,所以大部分村小的教室都非常擁擠,沒有走道,課桌椅可以從牆頭到牆尾全部排滿,第一排的孩子基本就是貼著黑板; |
|
|
|
|
|
 |
|
|
4、有的學校因教室、師資均缺,往往會一間教室同時容納不同年級的學生,教師進行複合式教育,直接影響到教學品質。 |
|
|
|
|
|
|
 |
 |
|
自製籃球架 |
|
|
|
5、沒有專用操場,也沒有專業體育活動器材;沒有美、音、自然常識、閱覽室等輔助教學設施; |
|
|
|
|
|
六、村小學的師資情況
總體情況:師資緊缺,通常為一人同時帶幾個年級或幾個班,教學強度大,收入低;
公辦村小:
教育系統委派的均為專業的師範畢業生(中專學歷),但人數較少。大部分為聘用代課教師,為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當地村民,但待遇極低,每月僅一、二百元工資,此類教師在課餘後還要回家在自家地上務農,否則光靠教書工資遠不夠家用。
私辦村小:
多為聘用師範畢業生(中專學歷),學生支付的學費即用來支付教師工資,每月工資為四、五百元。但是老師數量依然不足,師生配比遠遠高於國家1:13.5的標準,通常達到1:30、1:40;村小外聘教師通常在當地租房借宿,生活較為清貧單調。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