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教育項目 〉 學校援建 | 獎助學金 | 調查報告 |
|
|
Education 〉 Schools | Scholarships | Survey |
|
|
|
|
|
调查报告 Survey |
|
|
|
|
|
雲南省學校走訪調查報告 |
|
|
|
|
|
調查時間:21/05/08——05/06/08
調查地點:雲南省:華坪縣、文山州廣南縣
調查專案:各縣的鄉村小學校舍情況
調查對象:共計走訪村一級小學8所
華坪縣:
新莊鄉新莊村郭家田小學、中心鎮楠木木腳小學、榮將鎮哲理村第二小學
文山州廣南縣
:
蓮城鎮先都小學、壩德小學、吉半小學、那弄小學、董卓小學
調查目的:瞭解學校實際情況,收集資料,為選定援建物件做準備
調查工作參與人員:各地民間公益事業志願者、各地鄉長、各校校長、各校教師 |
|
|
|
|
|
第一部分:華坪縣鄉村小學調查情況
一、華坪縣概況
華坪縣位於雲南西北與四川西部結合的金沙江畔,緊鄰四川釩鈦鋼城攀枝花(相距70公里),距省城昆明市420公里,距麗江市政府所在地220公里,由於沿途山道蜿蜒多折,麗江至華坪班車車程需5小時。
華坪縣轄5鄉3鎮55個村委會,4個城鎮社區,總人口近15萬人。主要居住著漢、栗僳、彝、傣、苗等6個少數民族。縣城主要經濟支柱為煤礦業和石灰業,因為礦業發達,縣城第三產業顯繁榮,中高級商品房和豪華汽車消費頗見市場。但是城鄉貧富差異大,農村少數民族多,經濟收入仍以農耕為主,村一級學校建設落後。
華坪縣現有小學生21000多人,176所小學,其中81所是具有完整1至6年級的完小(村完小60所左右),其餘為只設置2或3個年級的教學點。目前華坪縣基本能做到每村有一所完小,但由於當地一個行政村下轄自然村(組)較多(三、四十個也常見),因山路阻隔,自然村之間分佈較為分散,相距頗遠,所以通常幾個自然村(一般為四、五個)便集中設有一所教學點,方便低年級同學就近上學。
儘管縣教育局的規劃是希望撤銷教學點,每村只保留一所完小,但前提條件是村完小必須擁有足夠的食宿條件滿足更多偏遠村寨小孩住校,可是依目前情況來看國家和地方在中短期內是沒有相應資金來實現的。 |
|
|
|
|
|
|
|
|
二、華坪縣走訪學校的情況
(一)華坪縣新莊鄉新莊村郭家田小學 |
|
|
|
|
|
|
|
|
學生宿舍,男女各一間 |
宿舍一角學生用來做菜的爐灶 |
|
|
|
|
|
|
|
|
学校情况介绍:
學校建於1980年,由當地村民籌資8000元興建,占地面積2979平米,建築面積:主體教室300平米(教室5間);老師宿舍270平米(8間);學生宿舍和廁所共200平米(學生宿舍2間);
郭家田小學生源為新莊村28組至40組,有村民1369人(新莊村有3個村完小,新莊村村民5700多人)。學校現共有學生89人,其中一至五年級學生為75人,學前班14人。五年級的15位同學住校,男女同學各一間(學習任務緊張)。6年級同學到鄉完小上課,距離約7公里,步行時間約一個半小時。教師有6位。
學校學生80%屬於傈僳族,享有二免一補(免學雜費,寄宿生每月補貼25元,一年125元,可解決基本糧食費)待遇。但是當地家長仍然不太支持學生讀書,因為現在就業難(書讀出來也不一定能有工作,寧可讓孩子早成為家庭的勞動力)。若有學生不來上課,老師至少要做家訪3次,以此來說服家長。
目前教室和宿舍都夠用,只是校舍陳舊。外牆重新粉刷後顯新,但內部結構是單磚加石灰漿和成,並不是混凝土結構,沒有鋼筋,屬於磚木結構,表面用石灰覆蓋。已有地基下層,天花板塌落,椽子鬆動,牆體開裂等問題。操場也是由石灰打造。
老師反映,學校的公用經費是國家以一學期每學生27元/人給予補貼(該校一學期為2403元),主要用來基本修繕學校、購買粉筆、紙薄等必備的教育用品。因經費緊張,學校沒有圖書,缺乏教輔用品和體育用品。而學生沒有鋼筆、文具盒、充足的作業本、雨具,書包和衣著都很破舊等。
學校有一套遠端電教設備,於2007年3月由國家配備,但是目前並沒有投入使用,原因是老師認為學校沒有圍牆和校門,防盜措施很差,若放教室裏容易被偷,所以一直就擱置在老師宿舍裏。
|
|
|
|
|
|
|
|
|
|
|
|
|
|